纳小妹的编辑手记:
三年前的今天,三达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登陆科创板。三年来,三达膜“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立行”,初心不改、信念如磐,始终朝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膜科技公司”的愿景不懈前行。
在此值得纪念的日子,远在新加坡的三达膜创始人蓝伟光教授写下《行稳致远·坚信未来——写在三达膜科创板上市三周年之际》一文,感慨万千、寄语未来。
尊敬的三达膜股东、员工暨所有关心三达的领导、投资人与朋友们:
2019年11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大厅的一声开市祥锣迎来了科创板膜材料第一股三达膜的成功上市,开启了三达膜在中国A股市场的“星辰大海”。
三年来,三达膜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资产收入稳步增长,在手订单年年攀升,研发能力逐年增强,在品牌化、国际化、科技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三达膜的步伐越发自信稳健。作为公司创始人,我一边感叹着过往不易,一边憧憬着未来多彩。
1、忆往昔,一路艰辛
三达膜2019年上市后不久,COVID-19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全球经济遭遇了重创,三达膜的研发、生产、销售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国内多个募投项目因为疫情的原因延期、新加坡研发中心的建设也因为疫情受控进展缓慢、三达膜的技术人员出差受限导致项目不能如期调试而无法竣工验收……面对一千多名员工的生计和几万名股东的信任,作为三达膜创始人,我深感压力巨大。在此艰难时刻,感恩所有股东的理解与支持,感激领导与朋友们的关心与关注,感谢全体三达人携手同心、共渡难关。
尽管如此,三达膜的业绩仍在成长。三年来,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8.76亿元、11.51亿元;资产总额持续增长,从2019年的42.3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8.55亿元;上市三年累计实现利润7.46亿元,累计真金白银向全体股东现金分红2.27亿元。
在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镌刻着全体三达人的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他们跟时间赛跑,以创新为本,奔驰在建设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融入在高原盐湖中国新能源材料产业高速扩张的潮流之中,翱翔在“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天空,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三达人。
2、看今朝,行稳致远
目前,三达膜位于孝感和许昌的募投项目已经竣工投产,位于福建漳州的生产基地即将竣工使用,吉林梅河口的生产基地也将逐步投入使用。这些新的生产基地将大大提升三达膜的生产能力,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上市三年来,三达膜已经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1.4亿元,公司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技术壁垒不断提升,行业地位得到保持和巩固。目前已取得近200项的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约100项。
今年七月,中新(厦门)膜与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在三达膜揭牌,旨在打造成为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此外,三达膜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戴民汉院士领衔的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的筹建,聚焦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服务于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罗健平教授团队合作搭建以石墨烯与石墨烯膜为起点的中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制造绿色低碳的石墨烯膜组件与设备,并在实践中应用推广,打造技术示范,实现科学、技术、工程与应用的完美结合。
如今,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三达膜的应用解决方案已遍布美国、韩国、印尼、印度、巴西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达人将继续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寻找机遇,着手构建海外研发及销售网络,编织覆盖北美、南美、欧洲、东南亚的全球营销网络,力争把三达膜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膜科技公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达膜致力科创、聚焦主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3、望未来,任重道远
作为上市公司,盈利是三达膜的企业使命,但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三达膜还肩负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社会责任。建设美丽中国、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制造业升级换代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是三达人永恒的追求。
三达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视察三达膜时所作的“把膜技术作为一个关键技术,高新科技的一个增长点,作为福建厦门的特色、厦门大学的特色来加以支持”指示,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融合膜科技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国新能源转型、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中国制造2025、提升中国在全球膜技术领域中的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中国科创板膜材料第一股,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我们深感欣喜。领导的关心、投资人的鼓励也鞭策三达人砥砺前行、思考如何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整合各种资源,提升三达膜的创新能力与营收水平,为员工创造收入,为股东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
总之,三达膜将发挥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特有属性,积极推动膜技术更为广泛地为社会服务,行稳致远、一步一个脚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研发、生产与管理创新,加强成本管控,不断提升三达膜的发展动力、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三达膜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膜科技上市公司。
蓝伟光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